1 - 非商业头寸。一般认为非商业头寸是基金持仓。在当今国际商品期货市场上,基金可以说是推动行情的主力,黄金当然也不例外。除了资金规模巨大以外,基金对市场趋势的把握能力极强,善于利用各种题材进行炒作。并且它们的操作手法十分凶狠果断,往往能够明显加剧市场的波动幅度。
2 - 商业头寸。一般认为商业头寸与金矿、现货商有关,有套期保值倾向。但实际上现在说到商业头寸就涉及到基金参与商品交易的隐性化问题。从2003年开始的此轮商品大牛市中,与商品指数相关的基金活动已经超过CTA基金、对冲基金和宏观基金等传统意义上的基金规模。而现有的CFTC持仓数据将指数基金在期货市场上的对冲保值认为是一种商业套保行为,归入商业头寸范围内。另外,指数基金的商品投资是只做多而不做空的,因此他们需要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卖出保值。
3 - (可报告头寸的)总计持仓数量。在非商业头寸中,多单和空单都是指净持仓数量。比如某交易商同时持有2000手多单和1000手空单,则其1000手的净多头头寸将归入“多头”,1000手双向持仓归入“套利”头寸(SPREADS)。所以,此项总计持仓的多头=非商业多单+套利+商业多单;空头=非商业空单+套利+商业空单。
4 - 非报告头寸。所谓非报告头寸是指“不值得报告”的头寸,即分散的小规模投机者。非报告头寸的多头数量等于未平仓合约数量减去可报告头寸的多单数量,空头数量等于未平仓合约数量减去可报告头寸的空单数量。
5、6、7 - 多头、空头和套利。上面已经说到,非商业头寸的多头和空头都是指净持仓,而商业头寸和小规模投机头寸都是指单边持仓数量。
8 - 合约单位。Comex黄金期货的一张合约,即一手的数量为100盎司。Comex黄金期货的交易月份为即月、下两个日历月和23个月内的所有2、4、8、10月,以及60个月内的所有6月和12月。最小价格波动为0.10美元/盎司,即10美元/手。合约的最后交易日为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之前的第三个交易日。交割期限为交割月的第一个工作日至最后一个工作日。级别及品质要求:纯度不低于99.5%。
9 - 未平仓合约数量,是所有期货合约未平仓头寸的累计,是期货市场活跃程度和流动性的标志。简单地说,如果一个新的买家和新的卖家进行交易,未平仓合约就会增加相应数量。如果已经持有多头或空头头寸的交易者与另一个想拥有多头或空头头寸的新交易者发生交易,则未平仓合约数量不变。如果持有多头或空头头寸的交易者与试图了结原有头寸的另一个交易者对冲,那么未平仓合约将减少相应数量。从近两年数据来看,未平仓合约数量达到40-42万手时往往意味着资金面出现一定压力,但可能会如何影响金价走势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10、11、12 - 与上周数据相比的变化情况;各类头寸占未平仓合约数量的百分比;每一类交易商的数量。
持仓量:指投资者现在手中所持有的币品市值(金额)占投资总金额的比例。
期货市场中,持仓量指的是买入(或卖出)的头寸在未了结平仓前的总和,一般指的是买卖方向未平合约的总和,所以一般都是偶数,通过分析持仓量的变化可以分析市场多空力量的大小、变化以及多空力量更新状况,从而成为与股票投资不同的技术分析指标之一。
在期货图形技术分析中,成交量和持仓量的相互配合十分重要。正确理解成交量和持仓量变化的关系,可以更准确的把握图形K 线分析组合,有利于深入了解市场语言。下面就成交量和持仓量相配合的四种动态情况进行分析。
1 成交量逐步增加,持仓量也同步增加。
此种情况在期货走势中最常见,多发生在单边行情开始时期,价位趋势处于动荡之中。多空双方对后市的严重分歧,形成市场中资金的比拼,但价格此时还未形成统一的整理区间,价格波动幅度快速而频繁,使短线投资者有足够的获利空间。此时,成交量的扩张是由于短线资金的积 进出,而持仓量的扩张则显示了多空能量的积蓄。在此情况下,可以从盘面上感到多空力量强弱的变化,同时结合前期行情的走势,判断行情的变化方向。
2 成交量逐步减小,持仓量逐步增加。
这种情况往往是大行情来临的前兆,此时多空双方的力量和市场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市场在动态中达到了一种平衡。成交的减少,是由于价格波动区间的逐步平衡,使短线资金无利可图,但持仓量的增加,则意味着多空双方看法分歧加大,资金对抗逐步升级。由于分歧结果并未明朗,因而多空互不让步,纷纷加仓,无一方首先打破僵局,成交逐步减少,等待最后的突破。此情况后续的走势十分凶猛,很少有假突破发生,一旦爆发,至少应有中级行情出现,因而投资者应作好资金管理工作。
3 成交量逐步增加,持仓量逐步减小。
此情况一般发生在一段行情中继的过程中,并且伴有多杀多、空杀空的现象。由于行情有利于多空其中的一方,从而使相反一方纷纷出逃,持仓逐步减少。但价位的快速运动为短线炒作提供了良机,因而短线资金积极介入,成交并未减少,有时短线持仓的增加掩盖了长线资金的出局,造成持仓量减少的趋势并不明显。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伴有中期反弹行情,由于反弹的剧烈,往往给人一种转势的感觉,但原趋势仍将保持下去。
4 成交量逐步减少,持仓量逐步减少。
此种情况多发生在一波行情逐步结束时,成交量和持仓量的同步收缩,证明多空双方或其中一方对后市失去信心,资金正逐步退场。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发展,会为新资金介入提供有利的条件,成为变盘的前兆。由于成交量和持仓量都比较小,行情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价位波动随意性很强,会给投资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成交量是推动行情发展的基本动力,成交量增加价位变化趋于活跃,成交量减少价位变化趋于缓和;持仓量是行情发展的内在动力,增仓是一段行情的开始,而减仓是一段行情的结束。
上面的定义有些不妥,因为在国外交易行情中显示的持仓和国内的有些不同,修改如下:
1,在我国的期货市场中,持仓量指的是买入(或卖出)的头寸在未了结平仓前的总和,一般指的是买卖方向未平合约的总和,所以一般都是偶数。
2,国外期货市场的持续仓量是指所有交易商到当日收盘为止累计的未平仓合约的总数,是买盘或卖盘的单边总和,并不是双方之和,所以持仓量奇数和偶数都有;
3,但我国金融期货交易中:沪深300指数期货应用的也是单边总和, 所以持仓量也同样奇数和偶数都有。
期货中注册仓单和非注册仓单
可以这么解释,当现货商把符合交割标准的货物交到交易所的交割仓库,交割库检验合格后,给货物持有人开具标准仓单,货物持有人可以拿着标准仓单到交易所的交割部办理注册手续。经过注册的仓单才可以进行交割,其总数也就是交易所公布的库存数量。
已经注册的仓单同样可以办理注销手续,但此时仓单所标示的货物未必就已经被出库了,可能还在交割库存放着。
当某个月份的合约履行交割手续后,会有部分仓单办理注销和出库手续,因为每次交割都会有部分仓单进入现货市场流通的。
但有时候参与期货交易的庄家(或持有仓单的主力)为了影响价格,会通过注册、注销仓单来改变交易所公布的库存数量。
比如当主力希望价格上涨时,就把持有的注册仓单大量地注销,造成可交割货物不足的表象,从而引发交易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而实际上可交割的货物并没有减少,还在仓库里面存放着。
当主力希望价格下跌时,他们又会把仓单再次注册,造成货物增多的现象,使得期货价格受此影响而下跌。
商品只有符合期货交割要求 并经过检验注册入库才可以成为仓单。仓单只是库存的一部分,还有好多不是仓单的隐形库存。
文章原创于外盘期货官网:http://www.haoyay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