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主要的原油期货合约有哪些?
目前,世界上重要的原油期货合约有 4 个: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的轻质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萨斯中质(West Texas Intermediate,WTI)油”期货合约、高硫原油期货合约,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The International PetroleumExchange;IPE)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新加坡交易所(Singapore Exchange,SGX)的迪拜酸性原油期货合约。其他石油期货品种还有取暖油、燃料油、汽油、轻柴油等。
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推出的WTI原油期货合约
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推出的 WTI 原油期货合约,因为其流动性良好和价格透明,故而成为全球原油定价的基准价格。此外,该交易所还推出了一系列其他风险控制和交易机会的产品:期权交易、期权差价交易、取暖油和原油间的炼油毛利期权交易、汽油和原油间的炼油毛利期权交易以及平均价格期权交易。该合约的单位是每手 1000 桶(具体合约规格见表 8),交割须在克拉荷马州库欣 (Cushing, Oklahom) 的管道或储油设备按 FOB 条件进行,且管道有权使用TEPPCO、库欣储油设备或 Equilon Pipeline Company LLC 库欣储油设备。交割须遵循所有适用的联邦行政命令与所有适用的联邦、州和地方法律及法规。交割品质设定了国内和国际交易原油的几个等级,满足了现货市场的不同需要。
在三大能源期货市场中,纽约商品交易所能源期货和期权交易量占到三大能源交易所总量的一半以上,其 WTI 原油是是全球石油市场最重要的定价基准之一,所有在北美生产或销往北美的原油都以 WTI 原油作为基准来定价。
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推出的BRENT原油期货合约
布伦特原油出产于北海的轻质低硫原油,同样是基准品质,被广泛交易,有别于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布伦特原油日产量约 500000 桶,产地为舍得兰群岛的 Sullom Voe 。主要在北欧加工提炼,也有小部分在北国东海岸以及地中海地区加工,这些生产商大部分仍是以非标准化的现货方式交易。因交易地点位于伦敦布伦特区而得名。布伦特原油的装运港为北海设得兰群岛的索伦佛(Sullom Voe),主要用户是位于西北欧和美国东海岸的炼油厂。
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是欧洲最重要的能源期货和期权的交易场所,是世界石油交易中心之一,它成立于 1980 年,由一批能源与期货公司牵头,是非营利性机构。1981 年 4 月,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推出重柴油(Gasoil)期货交易,该合约是欧洲第一个能源期货合约。1988 年 6 月 23 日,IPE 推出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该合约特别设计用以满足石油工业对于国际原油期货合约的需求,是一个高度灵活的规避风险及进行交易的工具。该合约上市后取得了巨大成功,迅速超过重柴油(Gas Oil)期货成为该交易所最活跃的合约,从而成为国际原油期货交易中心之一,而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成为了国际油价的基准之一。
现在,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是布伦特原油定价体系的一部分,该价格体系涵盖了世界原油交易量的65%。Brent原油定价体系是以普氏能源现货平台为基础,以 Brent 原油期货为主要表现形式,并综合现货、远期和 OTC 合约等多种形式的定价体系,其中普氏能源咨询所制定的 BFOE 指数又是该体系的核心。该指数以北海区域四种原油 Brent、Forties、Oseberg 和 Ekofisk 在 25 天周期的现货价格为参考计算得出。不过,普氏 BFOE 指数至今并未对 4 种品级原油进行升贴水设置,这导致品低价廉的 Forites 原油成为现货贸易中的主力品种,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 Brent 原油价格的市场权威性。
为此,近期有报道,壳牌石油和普氏能源正在就引入对不同品质原油的溢价制度而进行磋商。ICE 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采用现金结算方式,结算基础是 ISISLOR、Argus以及路透在都柏林的公开叫价平台收集的市场数据为基础计算得出的布伦特指数价格。不仅如此,该合约也可以进行实物交割,同时合约也可以选择期转现进行结算。伦敦清算所(LCH)是在伦敦交易所进行交易的买卖双方的另一方。这保证了(交易所清算会员)交易的每张合约的财务稳健性,包括交割与清算等。LCH与其会员的客户(即非会员用户或交易所非清算会员)没有义务或合同关系。
当前全球主要原油期货合约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近年来,欧美不断强化自身优势地位来获取对国际原油定价权的掌握。如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与阿联酋政府合作,于 2007 年 6 月 1 日上市了阿曼原油期货;英国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被洲际交易所(ICE)收购,并上市了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原油期货,展开与 NYMEX 的竞争;毫无疑问,欧美老牌的能源交易所都在不断强化自身的优势地位,并力图牵制亚洲形成独立的石油交易机制和价格信号。
与此同时,亚洲各国也在角逐区域性原油定价中心的地位。日本于 1999 年在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上市了成品油期货,2001 年上市了原油期货;印度 2005 年 2 月 9 日在大宗商品交易所(MCX)上市了原油期货,9 月 15 日在国家商品和衍生品交易所(NCDEX)上市了原油和燃料油(FURNACE OIL )期货。俄罗斯上市了原油期货。但是目前总的来说,亚太地区缺乏一个能够反映本地区石油市场状况的定价基准,为此,亚洲各国都加快上市石油期货,力图建立对自己更加有利的石油市场交易规则,谋取区域性的原油定价中心地位,提升本国在石油市场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文章原创于外盘期货官网:http://www.haoyay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