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银珠宝 金-融 私-募 资深财经分析师 吴亚东
俄国操盘手用高频交易,投资700万,
炒中国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
1个月赚5亿,700万变20亿!
4个月盈利300倍!
若不是 伊世顿 案件的曝光,人们也许很难想象,潜伏在中国资本市场里的“境外势力”,到底是有多凶残;而那些手握资本市场最大“杀伤性武器”的,竟是俄国人。
近期,上海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特大操纵期货市场犯罪案件,伊世顿 公司以贸易公司为名,隐瞒实际控制的期货账户数量,以50万美元注册资本金,向他人出借360万元人民币,合计筹集约700万人民币作为初始资金,在中国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最后非法获利高达20多亿元人民币。
主要涉案人员Georgy Zarya、Anton Murashov,两人之前就已经在海外长期从事高频交易相关工作,而且都是俄罗斯籍人。
看来中国和俄国的关系,不只是两国老大 喝喝酒,吃吃饭,握握手,照照相,买买气 这么简单。
资本猎手的神秘游戏
高频交易是什么?
嘉银金融 分析师 吴亚东 研究认为:就是电脑按照投资者事先设定好的条件,发出买卖指令,同时监控数千只股票的情况,以极快的速度准确下单或者撤单,而且可以是成千上万次;而人类就可以悠闲地喝茶聊天,同时也赚了大把的钱。
嘉银金融 资深分析师 吴亚东 研究认为:过去十年,高频交易逐渐成长为全球ETF及金融衍生品领域的主要力量。美国战略咨询公司Tabb Group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高频交易股占美股交易量高峰可达49%!而在2009年,这个比例甚至高达61% !
对于高频交易公司来说,最理想的交易环境就是市场剧烈波动且成交量巨大的时候。无怪乎,中国股市今年年中的大动荡,对于嗜血的高频交易员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有人估计,当时高频交易已经占到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交易量的一半。
高频交易在中国还是个新鲜玩意儿,在美帝已经到了大约40不惑的年龄,但也只是局限于一小撮资本猎手群里的神秘金钱游戏。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高频交易还是只闻其名、不明觉厉的奢侈品,在资本市场的白刃战中相遇,就好比突然有人掏出了重机枪,小散还没回过神来就已经积毁销骨,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在伊世顿的案件披露中,俄罗斯人下单最快时间为0.03秒,一秒最多下单31笔。而国内高频交易通常为一秒内下两三单,伊世顿公司是国内高频交易的十数倍。“我们都很惊讶,自愧技不如人,瞬间被秒成渣。”一位期货界资深人士说。
可见伊世顿的人是真高手,别说普通投资者了,中国的专业高频交易员也难以望其项背。
高频交易的确不是普通人能玩的游戏,它需要有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和复杂的运算程序,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去争取千分之一秒的优势。而这其中,人才是关键。
金融金字塔顶端的外行人
对于这样一个珍稀的职业,DT君辗转找到某公司的一个招聘要求:数学,统计学,物理,计算机,信息计算等理工科专业,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统计学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
这个位于金融圈金字塔顶端的职业,跟金融、经济学啥的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是说,那些瞬间吞掉你全部家当的人,可能完全不懂什么生计、价值、财富和市场,他们的眼里只有数字。
高频交易的从业人员的门槛高,薪酬自然不菲。如果某位理工科毕业生大学一毕业就进入高频交易基金写程序、建模型,工资最高可以达到15万美元。工作两年后,不出大岔子的话,可望涨到25万至29万美元,远高于投资银行同级别的平均薪酬。
一家与司度公司(前段时间因为所谓“做空中国”而出名的那家)地位相当的高频交易基金公司叫Jump Trading,它在业绩中曾公开披露,该基金的总薪酬水平达到了3240万美元,35名员工平均每人分到92.57万美元。而薪酬最高的总监级员工只拿到53.11万美元,可见,分到最大蛋糕的,还是那些程序员和交易员。
2009年,华尔街有桩炒得沸沸扬扬的案子,是高盛起诉欲跳槽的高频交易工程师Sergey Aleynikov偷窃公司程序代码。
就是下图这个瘦精精的软件工程师,他在高盛年薪已高达40万美元,而高频交易基金Teza Technologies开出了100万美元的高价来挖角。
俄罗斯操盘手说,编写程序的感觉就像是赋予了一个孩子生命,是一种创造。
原本在华尔街食物链顶端的,是一群40多岁的白人,职业生涯可以追溯到1987年以后新生的电子股票交易所,他们是有一定技术背景的交易专家。而现在掌握金融市场命脉的却是另一波人。
他们可能是粒子物理学家、航天工程师、电子工程师,甚至是数学系的教授。这些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被大银行拉入华尔街,等摸清门道之后,就跳槽去小型高频交易公司,在金融市场掀起血雨腥风。
俄罗斯成高频交易员出口大国
高频交易这么高精尖的领域,在华尔街自然是最发达的,为什么这次潜入中国市场的、拥有深厚高频交易背景的高手,会是两个俄罗斯人?
嘉银金融 分析师 吴亚东 研究认为:盘踞在金融交易金字塔顶端,手握高频交易这种金融奇才,真的是一群俄罗斯人!而华尔街几乎变成了打造分析能力超强的俄罗斯裔高频交易员的黄埔军校。
嘉银金融 分析师 吴亚东 爆料,伟大的伊世顿公司案两位主角,Murashov、Zarya,就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这里是高频交易、算法的圣殿。
而历史上,前苏联的教育体系很重视数学和理工科,这个制度为华尔街供应了大量的人才。柏林墙被推倒之后,很多连英语都不太会说的苏联人流入了美国,开始了不需要和当地人进行语言交流的一种谋生方式——帮他们的电脑编程。
前面说到高盛跳槽那个哥们就是一个俄罗斯裔的工程师。他1991年从解体中的苏联移民到美国,原因是苏联不让犹太人身份的他学习计算机,只能研究数学。于是,自以为这辈子只能讲俄语的他来到了美国。
1998年,他进入新泽西电信公司,勤勤恳恳做了10年码农,后来莫名其妙接到猎头的电话,就加入了高盛,而在这里有一半以上的程序猿是俄罗斯人。
上个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对芝加哥交易员Igor B. Oystacher发起诉讼,指控其涉嫌利用“幌骗”(spoofing)手段及欺诈设备操纵市场。
Oystacher在实习期间就表现出色,能够快速把握市场逻辑。
这个33岁的大孩子也是个来自莫斯科的俄罗斯人。他1999年入学美国西北大学,但仅在三个学期之后就辍学。后来,他成立了3 Red公司,开始在期货市场呼风唤雨。
继续深入搜索Linked-in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华尔街大银行高频交易公司从事设计程序的人都是俄罗斯人,而且这些俄罗斯人相互之间都认识,以前大多来自电信、物理、药物研究、大学数学系等领域。
奇葩的编程方式
理工科好的人多了,咱们中国人和印度人也不赖,为什么会让俄罗斯人抢了风头?
俄罗斯人之所以在华尔街成为最优秀的程序员
我们常见的工程师工作状态通常是这样的:有想法就马上在电脑上敲下来,之后来来回回修改代码上十遍。
而在俄罗斯,上机时间是以分钟计的,可供调试的时间非常有限。长期下来,俄罗斯人就学会了能够把错误降到最低的编程方式:事先考虑周全,然后把代码写到纸上,最后在紧张的上机时间督促下,高效完成编程……
(人类的潜能果然是逼出来的!)








俄罗斯的高频交易员也不全在国外,自己国家也囤了不少。莫斯科交易所约一半的股票交易就是由高频交易完成的。
莫斯科交易所自身的交易基本设施还不足以支撑高频交易,这导致莫斯科交易所已经发生了多次技术故障。
三流的环境照样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啊!
金融界打响间谍战
俄罗斯在这方面的高能,已经引起白宫的警觉。
高盛那位因跳槽而深陷官司的兄弟,就被指控离职前已从高盛窃取大量源代码,诉来诉去,今年5月,陪审团再次裁决他有罪,罪名是非法使用秘密的科学材料。
很难判断他是否真的有罪,但如果他不是俄罗斯人,又没有掌握了尖端的技术和数据,事情大概不会受到这么大的关注。
今年年初,美国FBI宣布逮捕了一名39岁俄罗斯男子Evgeny Buryakov,涉嫌以银行家身分在美国收集经济情资,再转交给2名俄国外交人员。美国方面认为,俄罗斯利用间谍获取高频交易信息以摧毁美国市场。
有媒体说:美俄两个超级大国的间谍战不再像冷战时间那样,依赖克洛勃和左轮手枪,高频交易已成兵家必争之地。
那么,中国呢?
二百年来,大争之世,混混噩噩,呆呆木木。
国土沦丧500万平方公里,浑然不知。









人为刀俎,中华为鱼肉。
猪羊一样的,任人宰杀。
没有记忆,没有思维,没有信仰。
黑白颠倒,是非不分。
眼中只有: 苹果,三星,奔驰,宝马,奥迪,丰田,本田,现代,波音,空客……
长着老鼠一样的眼光。
种群基因,急剧退化。
谁来唤醒中华民族麻木已久的灵魂?
谁来找回中华民族昔日的辉煌与荣誉?
谁来拯救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谁来主导这个即将变-革的社会?
美 日 韩 朝 台 欧 极右势力纷纷上台掌权。
亚太格局,即将巨变。
金银珠宝 金-融 私-募 吴亚东
139 4005 8006 沈阳 微*信
139 1893 8446 上海 微*信
139 0215 7033 天津 微*信
139 0346 0307 太原 微*信
文章原创于外盘期货官网:http://www.haoyay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