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年,第二家期货系公募基金获批;巧合的是,同样时隔三年,第一只商品期货ETF获批。公募供给侧改革再一次深化?值得注意的是,瑞达期货资产管理业务已然运行7年,旗下产品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长期零和博弈的现象。
10月30日,瑞达期货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核准设立瑞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实际上,这也是继南华期货设立南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三年以来,国内期货公司设立的第二家公募基金公司。
根据公告,瑞达基金注册资本为1亿元、股权结构为瑞达期货出资比例100%。
而就在两个月前,瑞达期货于2019年9月方于A股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招股书并称公司将大力发展资产管理业务。联系此前传统公募基金被限制发行商品类,成本摊销类基金,开放权益类基金审批节奏,市场也将瑞达公募获批理解为金融供给侧改革深化的又一次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瑞达期货资产管理业务已然运行7年。根据东财Choice数据显示,瑞达期货担任顾问私募产品已然有70个。不过,上述产品与期货投资一样,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长期零和博弈的现象。分析人士认为,长期零和博弈与公募基金长期持有的宗旨,事实上存在一定的宗旨背离。
//
“苦等”三年,迎来曙光
//
事实上,早在2016年8月,瑞达期货就递交了申报材料,经过多次反馈补正材料,时隔三年,瑞达基金终于获批。
行业首家期货公司股东背景的南华基金成立于2016年11月17日,由南华期货全资控股。截至10月30日,南华基金已发行了南华瑞盈混合、南华瑞恒中短债、南华中证杭州湾区ETF等7只基金,管理的非货币基金规模合计37.31亿元,排名行业第九十九。
时隔三年,为何期货系的瑞达基金“突然”获批?这或许与之前传闻的公募基金的“供给侧”改革有关。
环球老虎财经之前发过一篇文章《公募市场的供给侧改革!让公募的归公募,让理财的归理财!》主要讲述的就是公募权益类产品审批加速,限制发行固收类产品、期货类产品来扩大规模,借此完成资产管理行业专业化分工。
值得注意的是,8月27日,国内首批商品期货ETF获批,华夏、大成和建信三家基金公司拔得头筹,获批产品分别为豆粕期货ETF、有色金属ETF和能源化工ETF。
而获批产品中,华夏饲料豆粕期货交易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及其联接基金,早在2016年10月24日就提交了申报材料,距今间隔近三年之久。
时隔三年,第一只商品期货ETF获批;同样时隔三年,第二只期货系公募基金获批。一切都是那么的巧合,但好像又理所当然。
//
老牌期货公司
//
公开资料显示,瑞达期货创建于1993年,总部位于厦门,是期货行业老牌公司之一。主营业务为金融期货经纪、商品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和资产管理,今年9月5日在深交所上市,是首家在中小板挂牌的期货公司,也是南华期货之后,在A股市场上市的第二家期货公司。
实际上,瑞达期货是首家完成A股IPO预披露的国内期货公司。早在2015年5月8日,公司就已预披露IPO招股说明书。2016年12月9日,公司进行了预披露更新。此后瑞达期货一直在等待上会,在2017年10月曾中止审查,2017年12月回到预先披露更新状态。
同花顺数据显示,瑞达期货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林志斌,林志斌同时也担任董事长职务,葛昶为公司总经理。控股股东为泉州佳诺,其持有公司75.58%的股份,第二大股东为厦门中宝进出口贸易,其股份占比为5.96%。
根据招股说明书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瑞达期货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6428.44万元、51310.92万元、47107.13万元和37836.07万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1102.12万元、15114.2万元、10785.21万元和5559.52万元。从数额对比看,瑞达期货的营收和净利润呈现双降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瑞达期货经纪业务占营收比重较高。2016 年、2017 年、2018 年和 2019 年 1-6 月,境内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分别为 21,547.37 万元、20,302.92 万元、20,475.02 万元和7,153.66万元;手续费收入占营收比超过40%。
关于公司经营风险,瑞达期货在招股书上表示期货市场的交易量随着市场行情的起伏大幅波动,如果出现资本市场环境整体走低的情况,市场交易活跃度和交易量将降低,从而会影响公司的经纪业务收入水平,近而影响公司净利润。
//
零和博弈?
//
事实上,在瑞达期货上市之前,瑞达期货旗下资管业务已然风生水起。瑞达期货2012年获准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成立子公司瑞达资管。根据瑞达期货主动披露,公司2019年上半年平均受托管理规模1.99亿,实现营业收入906.11万元,管理费率0.5%到2%,业绩分成两成到四成。
根据东财Choice数据,瑞达期货累计披露了70个产品的成立情况,披露了其中53个产品净值的净值波动情况。这53只产品成立以来获得正收益计划28个,负收益25个,形式几乎对半开,与期货零和博弈的状态十分贴合。
而从今年成立的产品来看,瑞达期货的5个产品全部获得正收益,最大收益来自瑞达无忧共赢7号,成立至今收益12.09%;最低收益来瑞达瑞智进取共赢3号,收益为0.04%。
不过,瑞达期货的资管产品成立周期都似乎较短。参考成立时间到最后一个净值日期的时间,瑞达期货54个私募产品的平均存续周期为1.04年,其中存续不到一年的产品达到23个,存续超过两年的产品只有5个,最长存续时间的产品为先枫稳健,至今净值为0.938,年化收益为-1.24%。
而从成立一年以上的产品来看,瑞达期货的产品正收益仅为8个,这些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为3.8%;负收益为13个,年化收益-18%,最大年化收益为10.43%,最差年化收益为-52.44%。
而如果将瑞达期货资管产品以图示的方式将期限收益同列(如下图)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与大多数存续期较长的公募基金都能获取可观正收益不同,期货类私募在时间跨度往长追溯的过程中,年化收益向零收益推进,其又与零和博弈的期货投资特点相吻合。
瑞达期货产品长期收益向零收敛 来源:Choice数据与老虎财经整理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公募类产品长期投资的特征,与期货类产品长期零和竞争的特点相矛盾。期货类公募事实上不太适合长周期大规模的资产管理模式。
//
“位卑财薄”的期货系基金公司,找准差异化竞争才是出路
//
截至目前,公募基金数量共计137家。从所属派系来看,可分为银行系、信托系、保险系、券商系、互联网金融系、个人系、私募系、期货系、地产系和其他派系等多个类别。而期货系不管是在投研还是在财力方面均落后于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系。
这点从南华基金身上就能够印证,作为第一家期货基金公司,成立三年仍亏损。南华期货此前披露的IPO招募说明书显示,2018年,南华基金净利润为-2224.71万元。截至2019年6月底,公司总资产为1.06亿元,净资产1.01亿元,上半年净利润-151.91万元。
虽然期货基金公司在投研能力和客户基础上相对薄弱,但对期货、期权之类的金融衍生品投资比较熟悉,且期货公司对风险控制往往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控制风险能力较强。
关于在公募基金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情况下,新设基金公司如何找准定位,选择突破方向上。
瑞达期货在8月19日公布的招股说明书中有所提及。瑞达期货表示,通过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子公司开展公募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研制、开发、发行商品期货ETF,积极谋求资产管理的多种商业模式,不断丰富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内涵。
在回应如何进行差异化竞争时,瑞达期货负责人表示,“瑞达期货的资管业务,自2013年起始终是公司的金牌业务。我们将多年对大宗商品的深耕转化为资管业务,使得资管业务每年都屡获各类奖项。在公募获批后,我们也希望能够将我们多年的研究成果,回馈给更多的基金持有人。”
文章原创于外盘期货官网:http://www.haoyay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