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期香港董事长张明华
引言
过去24年里,人生发展与事业轨迹都离不开“中期”二字,张明华可谓名副其实的“老期货”。本硕英语专业出身,毕业后顺理成章在北京高等院校任职讲师,这安稳无忧的“铁饭碗”却在因缘际会下被期货市场打破。
在全国期货市场沸沸扬扬的年代里,他初识期货,并深深为国外期货市场百年历史的魅力所折服。他毅然决然投入“下海”热潮,参与国际期货业务,经历了中国国际期货1993年在美国设立子公司、1995年境外代理交易被喊停、2006年起国内首批6家期货公司在港设立子公司、2014年放开期货公司在境外新设或收购分支机构,以及至今一系列期货市场国际化历程的兴衰演变。
满怀憧憬入场,从大学教书匠到境外业务交易员
1993年,张明华31岁,这是他在北京科技大学英语语言学研究生毕业后任教的第3年,也是国内期货市场以星星之火燎原的快速发展时期。“上世纪90年代初是国家改革开放过程中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价格改革是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跨越双轨制时期而言,期货工具在价格发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张明华回忆,当时有一批政府官员、学者专门对国外期货市场进行调研,旨在引入期货市场,推动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转型。在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初期,全国上百家交易所及上千家期货公司如雨后春笋般面世。
“不仅是官员,就连大学老师,周围很多同事、同学、朋友也都辞职到市场中去,有去贸易企业的、外资公司的,甚至有去做导游的。”彼时,兼任教研处副主任的张明华在英语教学和学术研究方面都得心应手,负责全校英语公共四六级考试的课程安排,个人授课方式高效灵活,重视英语学习方法的传授,学生也特别喜欢上他的课。
相比其他同事,让他放弃眼前的一帆风顺更加不易,来自家人的质疑以及颇有成就的学术前程横亘于那纵身跨界期货市场一切未知的不确定性。然而,在那群“走出围墙”的队伍里,素有“中国期货教父”称号的田源为代表人物之一,这也是鼓舞张明华弃文从商、加入中国国际期货的直接“源”动力。
1990年,田源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选派至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学习、访问。经受此次世界期货发源地的短暂洗礼后,一行学者官员很快有了下一步动作。
1992年,时任国家物资部对外经济合作司司长的田源积极动员其在中南海、物资部和商业部工作的5位朋友,在说服相关政府部门批准和股东单位出资后,11月11日,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下发文件,同意成立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国际期货),国家工商局颁发其第一张国内期货公司营业执照。
1992年12月28日,中国国际期货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一举成为国内首家大型股份制期货经纪公司。“中国国际期货在人民大会堂宣布成立,足以说明国家对发展期货市场的重视程度。当时我有个读研究生的朋友正好在写期货市场主题的论文,大概持续了一年多时间,他和我经常交流美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情况,对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百年的期货历史深有感触,也促使我满怀激情想投身到改革开放中去、投身到期货市场中去。”张明华说。
1993年的暑假,他到中国国际期货应聘,开启了他和“中期”的不解之缘。“当时中国国际期货总部100多名员工在北京最好的写字楼办公——京城大厦24层,我的工作是作为交易员向境外代理公司接报单,为国内交易欧美主要交易所产品的客户下单。晚上9点上班到凌晨3点结束,很多客户也在公司一起盯盘。当时的交易都是通过电话下单,拨越洋电话等待的那几秒钟显得漫长,接通电话后基本都无暇放下。”张明华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当时期货公司作为新型金融机构,境外业务蓬勃发展,每个人都满怀憧憬,他对行业、对公司、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到凌晨3点下班的时候,公司的班车跑遍北京城的各个角落,一路上欢声笑语,直到把每个人都送到家。当时的工作经历,也为他以后从事境内期货和推动国际化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探索管理期货,业内最早“试水”资产管理业务
然而,短暂的繁荣犹如昙花一现,不少期货人寄予厚望的境外业务在1994年年底被喊停,全国期货市场进入治理整顿时期。不过,与如今国内期货公司在中国香港和美国、英国设分支机构相比,中国国际期货早在1993年就远赴美国设立子公司,并拥美国CME、CBOT、COMEX交易所的会员资格,但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治理整顿和政策调整,美国子公司撤销,当时拥有的CME、COMEX、CBOT等交易所会员资格被转让。同样,张明华所在的交易部门也不可幸免地被取消。
不过,中国国际期货对境外期货市场发展的关注并未因此终止,公司管理层认为,美国管理期货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在整个资产管理的投资组合中加入管理期货后,能够降低投资风险,平滑收益曲线,许多境外对冲基金等投资机构都在考虑以此来丰富和改善策略组合。
“鉴于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管理期货业务的蓬勃发展,交易部领导建议我全力以赴跟踪和研究美国管理期货的发展状况和运行模式,并决定成立基金管理部。我喜欢做有创意、能燃起激情的事,当时感觉这在国内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和探索,管理期货或许会成为我国期货公司综合发展的一个新途径。”张明华向期货日报记者介绍,经公司与相关监管部门沟通,中国国际期货基金管理部在1995年成立,通过内培及外聘交易员以管理账户的形式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成为国内期货业最早“试水”资产管理业务的雏形。
参照美国管理期货的运作模式,需要研究很多英文资料和投资分析报告,具有英语专长的他成为基金管理部具体运作的主管。中国国际期货作为业内最早探索资产管理的期货公司,合同条款、投资组合设计、交易策略的确定、资金募集、风险管理、交易员培养和业绩考评等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当时从公司100多名优秀的经纪人中,选拔出了一批在交易方面有基础、有潜力、有一定交易经验的经纪人参与到管理期货业务的交易中来。”张明华自豪地说,当时有单一客户的管理账户,也有多个客户构成的综合管理账户;有封闭式的,也有半封闭半开放式的。所谓半封闭和半开放式,就是对综合管理账户在每月计算出单位净值后,月初开放,以灵活的方式方便投资者申购和赎回。在投资组合方面,除期货外,还对股票、债券等产品做了配置。在此期间,交易员取得了很好的交易业绩,为公司以及期货行业在资管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无奈,这次大胆而前瞻的尝试止步于1999年相关监管办法的出台。之后的10年里,张明华一直耕耘于公司治理和兼并重组工作。1999年,他出任中国诚通控股公司董事长秘书,并先后担任香港上市公司中国诚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业务发展与研究总监、中期证券拟任副总裁、上海中期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中期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国际期货总经理等职务。
参与境外试点,注重期市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发挥
尽管1994年年底境外业务被叫停,但张明华对期货市场的作用及推进国际化进程的惦念却从未停歇,正如他24年来的坚守,这份不离不弃的情义,正是源于一个“老期货”对“期货市场助力实体经济能发挥更好作用”的坚实信仰。
2009年年初,他从上海调回北京总部,协助中国国际期货完成与中期嘉合、辽宁中期的合并事宜后,开始全面负责公司的国际业务,从中国国际期货(香港)有限公司(下称中期香港)董事长、中国期货业协会国际业务委员会委员再到中期香港的负责人(RO,Responsible Officer),他逐年更加深入香港公司的日常运作与业务开展。语言沟通很流畅,文化理解无障碍,他不仅在内地及香港期货圈中人称国际业务经验最老到的“张总”,更是境外机构和行业人士眼中专业而风趣的Michael。
2016年,在由期货日报和证券时报主办、赛程持续半年时间、业内最大规模外盘比赛的“第三届全球衍生品实盘交易大赛”中,中期香港成为耀眼的最大赢家之一,其参赛客户代表在轻量组前10名获奖者中占据半边天下,公司名字同时还出现在重量组前10名、港交所专项奖、芝商所专项奖、优秀交易商奖等多个榜单之内。
10年韶光匆匆流逝,曾经相对弱小的中期香港日益茁壮成长,并在多个领域开花结果。期货日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多位获奖选手对中期香港专业而贴心的服务颇为满意,“半夜也会提醒我境外数据的发布和仓位盈亏变化”“过节前做足风险提示”“比赛期间一直亲切指导”等赞美大多源于中期香港各种无微不至的服务细节。
作为公司境外业务的推动者,张明华带领中期香港团队近年来屡创佳绩,开户数量、客户权益、营业收入等指标平均每年约增长30%,公司净利润也处于稳步上升通道中。中期香港专业能力提升和团队服务体系的形成,可能不得不提及一段未曾公开的历史。2012年,他在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一职,全面负责公司的国际业务时,中国证监会委任中国国际期货、永安期货和中粮期货进行境外期货业务代理试点筹备工作,旨在探索直接授权国内期货公司从事境外期货代理资格,以更好地帮助和服务国内大型实体企业在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过程中“走出去”的可行性。
“3家公司各派1名副总负责试点筹备工作,中国国际期货对这项试点筹备工作非常重视,投入成本上千万元,还聘请了‘金融期货之父’梅拉梅德先生作为顾问,并从华尔街投行、境外交易公司等机构聘请了专业人才,组成了一个20多人的专业筹备团队。”作为境外业务试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在将近两年时间里,张明华带领团队在全国各地和香港地区马不停蹄地走访了境外金融机构、交易所、期货公司、技术公司,参与相关部门组织的外汇监管、保证金监控、国内企业、出入金等相关研讨会。
在试点筹备工作中,他每周都要向监管部门书面汇报筹备工作进度,每两周开一次筹备会议,每个月做一次全面总结。“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我们林林总总列了二十几条,一一进行实地调研和提供解决方案,包括资金如何划转保证金、如何处理外汇头寸、国内外不同保证金制度和交易制度的处理办法、如何管理风险等事无巨细。”张明华表示,无论是自己还是公司,都从试点工作中受益良多。试点筹备工作以服务大型实体企业为目标,公司从技术系统、服务流程、风控制度等各个层面和环节都需要重新梳理或重新制定。
“最终,顺利完成期货公司境外代理方面的筹备工作,可谓交出一张颇为具体的完整答卷,也为今后我国期货公司从事境外代理业务奠定了基础。”张明华说,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试点筹备完成后,后续工作未能继续推进。迄今,大部分参与该试点筹备工作的人员已经离开,当年的境外业务试点筹备工作也已成尘封往事。
作为“凤毛麟角”级别的见证人,张明华分析说,因为当时试点筹备的服务主体主要针对大型实体企业,与如今的中资香港期货公司服务的客户在很大程度上是互为补充的关系。虽然当时试点筹备模式暂时没有继续推进,但两年多的筹备工作为我国期货市场的相关主体在进一步了解国际期货市场的运行并制定相关规则制度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中国国际期货当时的研究与探索成果为今后公司在国内直接代理境外业务培育了先发优势。
思考转型课题,期货公司国际化业务也需多元化
2006年迄今,首批6家中资期货公司(HK SIX)在香港打拼刚好经历了一个完整的10年。回首来时的路,眺望远方的光,张明华站在一个行业人士的角度,讲述了他眼中的10年。
“在市场发展初期,由于有一个熟悉过程,境外业务代理各个品种的交易成本相对较高,向客户收取的佣金也相应高一些。近几年来,在香港持2号牌(期货经纪业务)的中资机构不断增多,虽然境外品种的费率不一,收费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有的是按成交额百分比来收取手续费,有的是按照成交合约手数收费,但市场竞争加剧已导致相关环节的佣金收入明显下降。”张明华认为,多数在设立期货公司时保持日常沟通交流的习惯使大家形成了“齐心协力做大市场、做强公司,共享规模效率”的良性共识,但不可否认的是,愈加激烈的竞争压力正倒逼中资香港期货公司向多元化经营转型。
在他看来,期货市场是一个行业不大而影响力很大的市场,期货品种产业结构复杂,要求从业人员有广泛的知识面,期货公司要有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的研究能力和服务能力。随着期货公司境内业务形态多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投资咨询、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基金销售等业务逐步展开,境外业务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期货公司应结合全球发展状况和具体个性化需求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而非仅仅着眼于通道业务。
“定制化服务的道理说来简单,但很多时候并不一定能真正做到,境外期货市场有上千个品种,想要同时兼顾研究、交易、风险等各个领域,其服务难度可想而知。成本上升、收入下降为未来期货经营机构提出了‘如何发展境外业务’的新课题。”张明华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未来中资香港期货公司的业态将更加丰富,打造多牌照服务平台乃大势所趋。
据他介绍,香港证监会监管的金融服务机构可申请10类金融服务牌照,“除了7号提供自动化交易服务、8号提供证券保证金融资和10号提供信贷评级服务,中资在港期货公司大可申请1号证券交易、2号期货合约交易、3号杠杆式外汇交易、4号就证券提供意见、5号就期货合约提供意见、6号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9号提供资产管理等多个牌照。”张明华同时提醒,除了考虑多元化转型,更重要的是真正了解公司内部的潜力所在,与国内母公司的业务模式和资源相匹配,譬如,所服务的全体目标客户,是注重精细化、一体化,还是差异化服务;是侧重提供专业化的附加值服务,还是低费率通道服务等,这与高管层面的战略部署、公司优势、公司资源、品牌文化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源于兴趣,肩负使命,止于至善,张明华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国际期货,乃至整个期货行业的国际化进程。他坚信,随着双向开放推进,期货公司帮助国内有全球资产配置需求的资产管理者、实体企业“走出去”,同时将在研究和交易方面有独特优势的境外机构“引进来”,中国期货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将进一步提高,最终将真正拥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作为一名“老期货”,张明华对这个市场爱得深沉,对周边从来都是散发一股信心满满的正能量。“从目前正在研究推出的原油等国际化产品,以及自贸区在期货市场中的作用,说明我国各相关主体推动期货市场国际化发展的努力从未停止。”张明华表示,所有期货人应该在新的发展时期,更加满怀信心地推动我国期货市场境内外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在期货市场的发展中,提升公司价值,实现个人价值,使期货市场的功能得到更加充分、有效发挥,让期货市场的功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文章原创于外盘期货官网:http://www.haoyay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