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来自于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沃伦·巴菲特
上周,WTI原油5月期货合约CME官方结算价收报-37.63美元/桶,历史上首次收于负值。中行“原油宝”产品挂钩美国CME的WTI原油期货合约,此时交割的中行原油宝撞上枪口,引发多头穿仓,客户不仅本金赔光还要向银行补齐高额欠款。关于此事件的来龙去脉已有很多报道,不再赘述。本文着重从风险管理角度,对中行“原油宝”事件谈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强化产品管理和市场风险监测1、产品设计基于对标的资产和交易规则的理解
国内“原油宝”类金融产品一般是挂钩某类金融资产合约,产品收益与标的资产价格高度相关。因此,在产品设计时,银行产品部门首先要对标的资产的交易场所、交易规则、市场特征、风险特征等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够进一步确定产品的核心要素和合同条款。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网站关于WTI原油期货的介绍如下:WTI原油期货合约有较高的波动性,影响合约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直接因素(输油管道变化)或宏观因素(例如,经济健康程度、天气),这使得价格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因此,在原油宝的产品设计中要考虑诸多价格影响因素和必要的风险防控措施,如在经济衰退、需求暴跌、流动性危机或重大突发事件等负面冲击达到一定程度时,采取提前平仓、反向对冲等方式及时止损。
2、产品运作过程中要做好风险监测与风险预警
对于挂钩海外资产的金融产品,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波动性都较高,更要时刻关注国际市场变化,做好对潜在风险的监测和预警。
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不确定性加剧,各种“黑天鹅”事件频发:美股十天熔断四次,全球原油价格暴跌,大宗商品大幅震荡,全球经济堪忧,市场风险加剧。受原油需求萎缩、运输和仓储成本高、处置难度大等因素影响,产品管理人应该对原油期货合约交割价格跌破成本价甚至出现负值有所估计。银行作为专业机构更应该强化市场风险监测和预警,对合约价格的极端不利变动开展压力测试,充分估计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
另外,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在4月上旬对软件升级,以便处理能源相关金融工具的负价格,确保交易和清算系统将继续正常运行。这也是明显的预警信号,却未能得到足够重视。
二、审慎开展风险分类和客户推介1、产品风险分类要基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原油宝”等挂钩金融衍生品的产品风险分类应以标的资产的风险特征为基础。期货合约交易具有波动大、杠杆高的特点,尤其是移仓临近交割日,容易出现极端价格,产品投资风险较大。
“原油宝”产品评定客户准入标准为平衡型以上投资者(平衡型投资者在风险较小的情况下获得一定收益,通常愿意使本金面临一定风险)。官方介绍该产品为不具备杠杆效应的交易类产品,交易起点数量为1桶,递增单位为0.1桶。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一手期货合约规模是1000桶WTI原油,而原油宝只需账户资金足够买一桶WTI原油即可交易,交易门槛大大降低。
2、产品推介要充分考虑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
据新京报报道,购买原油宝要经过中行的风险测试,测试结果集中在平衡型和成长型投资者。根据《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期货交易者适当性管理细则》,参与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境内个人投资者应当满足具备期货交易基础知识,了解相关业务规则,通过相关测试,具有历史交易经验,保证金账户可用资金余额均不低于人民币 50万元等规定。
可见,国内原油期货市场的投资者准入门槛较高。对原油宝这类具有期货属性的产品使用传统金融产品的风险评价标准是否合适,衍生品挂钩的金融产品的平民化推广是否适当仍有待探讨。
文章原创于外盘期货官网:http://www.haoyay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