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力体制改革取得显著进展。2024年3月2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深化能源重点领域改革,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出台深化电力市场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推动落实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制定《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电力市场信息披露基本规则》和《电力市场准入注册基本规则》等。同时,加强电力安全治理,出台关于新型电力系统安全治理的政策文件和防范新能源等新型并网主体并网安全事故重点要求,修订《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办法(试行)》。
当前,不仅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面临的风险水平攀升,发电厂、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凡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决策主体也面临着日益增强的电价波动风险。一方面,间歇性新能源发电资源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电价的波动性增加,尤其是在电力现货市场中,考虑到风速、光照等气象因素的不确定性,电价可能会随着新能源发电量的多少而出现较大波动;另一方面,新能源的波动性要求电力系统配备更多的灵活性资源,如天然气发电机组和储能系统,这些资源的接入,可能会显著增加电力系统的运营成本并抬高电价。
在2023年6月蒙西电力市场试运行期间,蒙西实现了市场化机组全电量参与现货优化出清,发电侧最高出清价格达1.71元/千瓦时,较燃煤基准电价上涨504.5%,这给售电公司和电力大用户等需求侧的购电决策主体带来显著风险。2023年5月1日至5月2日,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出现了持续32个小时的负电价,最低实时电价达到-85元/兆瓦时。这意味着,发电商在销售电力时不仅无法获得市场收入,反而要支付给用电侧费用以激励其消纳多余电力。这不仅增加了新能源发电机组面临的电价波动风险,同时也进一步影响了投资者对新能源项目的回报预期和投资决策。
因此,在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和新型电力市场建设的背景下,为进一步完善新型电力市场的风险防控体系,亟需为各类相关决策主体提供全面、丰富的风险防控手段。
■建设条件逐渐成熟
为进一步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电力市场平稳建设,帮助各类发用电主体更好地完善决策风险管理策略,有必要引入流动性好、交易时间灵活、标准化程度高的电力期货产品,以作为电力中长期交易机制的有效补充。
国家层面,早在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便提出条件成熟时,探索开展容量市场、电力期货和衍生品等交易,并探索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电力期货、衍生品市场。
2023年10月27日,广东省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联合发布《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提出条件成熟时,研究建立输电权交易机制、容量市场,探索开展电力期货和电力场外衍生品等交易。
2024年4月3日,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广州市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加快推动电力、多晶硅等服务绿色发展的期货品种研发上市进程。积极推动期现货结合业务发展,服务绿色低碳转型。
2022年12月22日,广州期货交易所首个品种工业硅期货上市。多晶硅是制造光伏组件的主要原料,在我国“双碳”目标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工业硅期货的上市有助于从产业链上游完善新型电力系统的风险防控体系,为供给侧的相关决策主体提供风险管理工具。2023年7月21日,广州期货交易所又增加了新能源金属品种,开展了碳酸锂期货挂牌交易,推出全球首个实物交割的锂期货品种。考虑到碳酸锂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储能产业,所以,这也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企业等新型电力市场中的新兴决策主体提供了风险防控工具。
工业硅期货和碳酸锂期货均在上游市场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决策主体提供了管理原材料价格风险的有效手段。对比之下,当前电力市场环境下,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下游电价风险的防控机制和防控手段仍有必要进一步完善。
电力现货市场是电力期货市场的基础。近两年,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加速推进,山西电力现货市场、广东电力现货市场和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已转入正式运行,表明这些省份的电力现货市场规则体系已经健全,市场风险防控、信息披露、信用管理等制度体系已建立,市场成员具备了符合条件的人员、场所,市场成员之间的业务衔接也实现了制度化、程序化。因此,随着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运营逐渐趋于成熟、完善,我国电力期货市场的发展也迎来良好机遇。
■具备多重功能价值
健全的电力市场不仅需要电力现货交易市场,如日前市场和远期合同市场,还需要电力金融市场,包括电力期货市场和电力期权市场。电力期货不仅可以弥补电力现货隐藏的风险,更重要的是,电力期货价格是一种重要的市场信息,可以指导电力开发商决策电力投资。结合金融市场和现货市场的电力市场,有利于发现电力的真实价格,促进电力市场公平竞争,并能为市场交易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抑制现货电价飞升,有利于电力市场稳定。
电力期货是指在将来的某个时期,以确定的价格交易一定电能的合同。当前,已有多种电力期货引入电力市场。例如,根据电力期货交割期的长短,可分为日期货、周期货、月期货、季期货和年期货;根据期货的交割方式可分为金融结算期货和物理交割期货;根据期货交割的时段可分为峰荷期货和基荷期货。
电力期货由于其较高的流畅性,非常适合通过对冲来进行风险管理。纽约商业交易所的统计显示,不足2%的电力期货会进行实物交割,绝大部分电力期货以头寸对冲结束。因此,电力期货交易的主要目的,是为电力市场参与者提供套期保值或者套利。
在风险管理方面,电力期货不仅可以帮助需求侧的购电决策者规避供需紧张时期电价飙涨的风险,也可以帮助供给侧的发电机组规避可再生能源出力过高可能导致的低电价甚至负电价风险;在价格发现方面,电力期货交易的标准化和高流动性可以更为全面、及时地发现各类因素对电价的影响效果,更为准确地发现电力在不同环境下的真实价值,促进电力资源的时空优化配置。
近期,广州期货交易所经过广泛调研和吸纳电网企业、调度机构、交易机构和产业客户等各方面意见建议,已完成广东电力期货合约方案的设计工作。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电力期货市场
我国电力市场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首先,我国的电力市场由国有电力企业主导,与美国等由私营电力企业主导的市场形态区别明显;其次,我国电力市场的建设运营需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实现社会稳定、经济增长等宏观目标。
与普通商品相比,电力的最大特点是不能有效存储,而且,由电力网络连接的发电和用电要求实时平衡。因此,电力期货明确规定了交割时间、交割地点以及交割速率。此外,物理交割期货必须在期货到期前数日停止交易,使系统调度有足够的时间制定包括期货交割在内的调度计划。
当前,我国主要的电力现货市场价格风险管理工具为电力中长期合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金融属性。然而,在交易时间维度上,由于中长期交易通常发生在实际运行时刻的一个月甚至一年前,因此电力交易主体难以准确预测未来的实际发电量,导致仅靠中长期合约难以完全规避短期内的现货电价波动风险。此外,考虑到电力市场的准入门槛较高,同标准化的金融衍生品相比,电力中长期市场在交易流动性、市场风险防控、时间覆盖范围等方面均存在一定不足。
2023年9月5日,在中国期货业协会第六次会员大会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提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对于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从四个方面重点把握:一是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二是坚持体现市场一般规律与国情市情有机结合;三是坚持守牢风险底线;四是坚持服务国家宏观调控大局。坚持和强化期货市场服务保供稳价的功能,特别是服务好重要基础产品的供应安全,我国期货市场承担着服务国家战略和大政方针的重要任务,这是期货市场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体现。
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现代电力期货市场,需要充分汲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在考虑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新型电力市场的风险防控体系,从而在金融制度层面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坚实保障。
(陈皓勇系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经济与电力市场研究所所长、发展中国家工程科技院院士;肖东亮系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
文章原创于外盘期货官网:http://www.haoyaya.com.cn/